在泰国,电信运营商推行的是极具弹性的预付费模式,用户只需充值10泰铢,相当于大约两元人民币,就能获得30天的基本使用权。最人性化的是,如果你暂时不需要使用,可以把卡闲置起来,即使放置一整年,仍然可以正常接收短信。这种模式下,既不会因为套餐用完就自动扣费,也不会让你因为欠费而停机。再看印度这个国家的电信市场更是颠覆了传统,在那里,手机卡根本没有月租这个概念,1G流量的价格只需要0.26美元,约合人民币1.8元,被公认为全球最便宜的手机资费之一。
那么,被戏称为5G世界第一的遥遥领先,它的资费模式又是怎么样的呢?令人费解的是,他依然坚持着无论你是否使用,每月都必须交纳基础月租,否则就立即停机的做法。这种。模式本质上还停留在2G时代的设计逻辑。很多人认为美国的电信资费昂贵,这其实是个普遍的误解。以美国第一大运营商为例,他们推出的25美元套餐包含了无限流量、无限境内通话和短信,甚至还能无限拨打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电话,对于新用户,首月享受优惠后,实际只需要支付5美元。更重要的是,所有业务都能在手机APP上完成,完全不需要亲自跑营业厅。
相比之下,遥遥领先的月租费所提供的服务就显得有些束手束脚了。当全球电信运营商都在竞争创新、比拼性价比的时候,遥遥领先似乎仍然安于签月租的舒适区,用着最先进的科学技术,运营着相对落后的商业模式。在泰国、印度等国家,电信行业已经实现了从运营商主导到用户主导的转变,你的电话卡真正由你做主,想用就用,不想用也不会。产生额外费用。运营商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和创新业务模式来吸引用户,而不是依靠强制性的月租来锁定用户。
反观遥遥领先的模式,用户必须按月交费才能维持最基本的通讯资格,否则就会被立即停机,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用户与外界联系的自由。更让人不解的是,即使用户已经因为欠费而被停机,套餐费用仍然会持续进入账户,形成欠款记录。
这种现象引发我们深思,所谓的通信自由究竟是谁的自由?是运营商通过市场垄断地位来定义自由,还是应该把选择权和决定权真正交还给用户?在全球电信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,技术创新应该带来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合理的价格,而不是成为维持传统商业模式的借口。
![]()
![]()
赞(4)